寒假里,我一口氣讀完了《奧運精神,伴我成長》這本書,它對我的印象太深了,使我終生難忘,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向奧運學習—奧運啟示,在這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鄧亞萍身高只有一百五十厘米,雖然她從小就喜歡打乒乓球,但是很多人并不看好她,認為她絕對沒有發展前途,所以鄧亞萍雖然拿了很多個全國第一,但就是進不了國家隊的大門。年少的鄧亞萍很不服氣,繼續苦練球藝,直到后來她打敗了世界冠軍,才如愿以償地進了國家隊。
鄧亞萍的成功,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勤奮,無論嚴寒酷暑,她都夜以繼日地刻苦訓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輝煌成績的背后,需要付出比常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鄧亞萍舍得付出,所以她最終取得了成功。
如果我們要像鄧亞萍一樣取得成功,我們就一定要努力地鍛煉。對于我來說,由于平時缺少鍛煉,別說是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了,就連在校運會上,也拿不到好的成績,想想真是慚愧。
與鄧亞萍相比,我可是差遠了。我現在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但是我今年的成績沒有進步,反而還有下降的趨勢,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細想一下是因為我上課不認真聽講,要和同桌講話;下課的時候打打鬧鬧,總是要被老師批評。還有一次,我在中午和其他同學打鬧,差一點被示范員抓住扣分。校運會上,我參加了六十米跑和鉛球,以前由于每天到外面練習跑步,所以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現在跑得越來越少了,缺乏鍛煉使我的跑步成績只取得了第六名,而鉛球更是名落孫山。由于我的不認真和不努力,期末只評到了“二星”少年,令爸爸媽媽失望。
讀了這本書,使我知道了我的不足,我心中有一個目標,在下學期,我一定要發揚奧運精神,刻苦學習,認真聽講,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