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的一聲,大巴車停在了校園的門口,我們興奮不已的上了車,去春游了!一路上我哼著小調,欣賞著窗外的美景。不一會兒,汽車把我們帶到了有著七千多年文明的河姆渡遺址。
我早就聽說過有著七千多年文明的河姆渡文化,今天讓我們追尋河姆渡人,我們的先人到底是怎樣生活的,到了河姆渡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大長見識。七千年前,我們的河姆渡人住在一個潮濕、溫暖的沼澤地帶,那里有許多的野生動物,有犀牛、鹿、老虎、鯨、鯊魚……。
他們用骨彈、骨標來捕捉動物,把吃不了的動物圈養起來,那時候就能圈養狗、豬、牛等等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本以為原始人靠食肉為生,但考古學家發現的稻谷、米粒讓我們大吃一驚,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經在那時種植水稻了。我們還看見了水稻的化石,據講解員阿姨說剛出土的水稻還是金黃色的呢!現在因為碳化了,才變成黑色。更了不起的是先人居住的房子有兩層,像現在的傣族竹樓,上面住人,下層防蛇、防水。房子是榫竿建筑!
那時的河姆渡人還有對美的追求,用骨簫當樂器,用泥燒制泥豬、泥碗、泥盤,還有花紋呢!
我為河姆渡先人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