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六歲了,要上學了。我家離學校比較遠,為此,爸爸花了二百多元買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每天都用自行車送我上學校。可是不到兩年工夫,自行車洋相百出,一會兒車鏈斷了,一會兒輪胎又破了,最后竟成了除了鈴鐺不響,其它什么地方都響的“老爺車”。為此,爸爸決定買一輛——
摩托車
摩托車是新大洲牌的,可以電子打火。爸爸買來摩托車那天,我可高興了。我再也不為坐自行車硌我的屁股而煩惱了。我對爸爸說:“爸爸,咱們出去兜兜風吧。”爸爸帶著我在操場上盡情奔馳。我的耳邊傳來爸爸自豪的話語:“這兩年老爸承包了村里的魚塘,雖說早起晚睡辛苦了些,可也賺了不少錢,這都是黨的政策好啊!”
去年,爸爸又將魚塘轉包給了別人,帶著媽媽去遼寧開了一個家具廠。由于爸爸講質量,守信用,生意一直特別好。今年正月,鄰居哥哥結婚,買了一輛小轎車。爸爸見了,眼紅了。一天晚飯的時候,爸爸征得全家人的同意,買一輛——
小轎車
轎車買回來時,路人和鄰居都很羨慕。那神氣的桑塔納轎車停在我家門口,四個輪子支撐著黑色的車身。我坐在轎車里,望著窗外一排排別致的小洋樓和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心里充滿了自豪。心里想著:爸爸的用車三部曲,不正反映著人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