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歡快的音樂聲,科學吳老師走進了教室。咦,她手里怎么拎著一個袋子?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呢?吳老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一個個問號泡泡似的從我的腦海中冒出來。老師見我們一臉疑問,便為我們揭開了謎底:做一個讓小電珠亮起來的實驗。
吳老師告訴我們電路是由電池、燈泡、開關、導線四方面組成的。我們聽了覺得頗有道理,都點了點頭。不一會兒吳老師下了命令:你們先看一看應該怎么做。我早已手癢癢了,一聽可以先研究一下就更迫不及待了。我拿起電池安裝在電池架里,這不剛一裝好,吳老師就為我們講解起來:1、把電池裝進電池架里;2、扯開導線5毫米,露出銀亮亮的銅線;3、把電珠擰進電珠盒中;4、把細長的導線繞到電池架和電珠盒的金屬片上;5、組成一個電流回路。
我聽得云里霧里,看得似懂非懂,心想: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動動手一切迎刃而解。我老老實實地按照吳老師說的一步一步做了起來。先把電珠裝進電珠盒里,特別留神正極和負極,再小心翼翼地讓電珠碰到電池架中凸起的金屬,最后把電線各個纏住電池和電珠中的金屬,兩金屬一碰,我本以為會出現一個小燈球,可事與愿違,我失敗了!只見胡蝶一組已經完成了,正在那兒歡呼雀躍。我們看了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不禁想到了愛迪生經歷了99次做電燈失敗后,在第100次終于成功了的情景。又重拾信心,尋找自己錯誤的根源,哦!原來忘了扯導線了。
我改正之前的錯誤,重新制作起來。在銅絲碰觸的剎那,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電珠,生怕它又像上一次一樣。在銅絲相交的瞬間,小電珠終于亮了,它像一團火焰,在我手中燃燒起來。它宛如一個小太陽,發射出金色的光芒,映紅了我們紅撲撲的臉龐!那一刻,我們無比興奮,我的同桌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嘴巴張得老大仿佛能一口吞下兩個雞蛋……
這次實驗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成功來之不易,只有認真、細心、耐心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