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題記
有三個人一起過獨木舟:第一個人是盲人,他看不見大江激起的滾滾大浪所以安全地走過去了。第二個人是個聾子,他聽不到大江奔流時的隆隆巨響,也順利走過去了。第三個人是健全人,他看見了萬丈巨浪,聽到了雷般怒吼,嚇得腿一軟,掉入江中,淹死了。
身體有缺憾的人,可以忘掉險惡的環境,從而發揮好其他部分的功能。所以能順利走過獨木舟。
席慕蓉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圓因缺失了一部分而不停地尋找,與蝶為舞,與風為伴,與山為友,一路歡聲笑語,欣賞了一路美景,可終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便不停地轉動起來,再也不能停下來欣賞美景了。
有缺憾不一定是人生的苦惱之事,反而可能是人生的財富。人們往往追求完美,卻不知完美的真正含義,“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況且世上又何嘗有真正的完美。
愁腸百結的《紅樓夢》因缺少了原作的結局而引發了人們無盡的想與爭論,至今仍為所人喜它愛它的人留
下謎團。試問如果沒有這缺憾,人們還會去尋找“完美”嗎?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發改變自己的心情,你不能改變生命的長,但你可以改變生命的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