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建德西南最邊沿的一個美麗小山村,它雖沒有美國紐約的繁華,也沒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絢麗與多姿,更沒有日本東京的古樸與典雅,但我卻愛它,因為我愛這片環境優美的土地,這兒四周都是竹山和茶園,它們像是一堵堵綠色的城墻。
記得在我上幼兒園時,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要把美麗的家鄉畫下來。于是我跑到門外,觀察起來。噢,家鄉真美啊!那綠油油的稻田,蒼翠的山峰,微波蕩漾的河水在太陽的照射下泛出點點金光。可美中不足的,是那窄窄的羊腸土路,和一幢幢小矮屋。
觀察完了,我便跑進屋里,嚷著讓爸爸拿來紙和蠟筆,然后像模像樣地在紙上涂鴉起來。畫完了,我把自己的“杰作”交給爸爸欣賞。爸爸笑著說:“畫得真好!可再過幾年,你會發現有些地方畫錯了,而且這幅畫還沒畫完呢!”“沒畫完?”望著爸爸神秘的笑容,年幼的我迷惑不解。
一晃,七年過去了,我已上小學六年級啦!一天,爸爸問我:“你還記得小時侯畫的那幅畫嗎?”“對哦!我現在就要看看家鄉有什么變化!”于是,我又跑出去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家鄉依然山清水秀,但很多地方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的小矮屋不見了,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幢幢高大的新房;那泥濘的土路已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公路旁邊的電線桿上裝上了廣播,還有公路旁的廁所如同小別墅;馬路上車子來來往往,一副四通八達的樣子;路邊一家家商店開起來了,連我爸爸也開店當上“小老板”了哩!……這還是以前那幅畫嗎?不,不,不是!到底是誰?悄悄地把家鄉又描上一層新的色彩。看著屋里爸爸意味深長的笑容,我似乎解開了小時侯的疑團: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黨的關懷——掀起搞新農村建設的功勞啊!我終于明白爸爸說的那句話真正的含義了:我的家鄉,永遠是一幅畫不完的畫。望著變化后的家鄉,我不禁又想起了那幅畫。
啊!美麗的家鄉,我欣喜,在于它的變化。“我要好好學習,學好更多的知識,堅信將來長大后一定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建設更加繁榮!”這是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