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天空飄著七彩云霞,十三歲的海面激蕩著雪白的浪花,十三歲的樹林中洋溢著生命的綠色,十三歲的心中有著自己的興趣夢想。
我喜歡看書,但作為十三歲的我,已不再沉迷于那圖文并茂的連環畫、小人書,卻總想讀那催人淚下的童話故事,領略蜚聲四海的古典名著,欣賞同齡人的名篇佳作。
十三歲的我喜歡讀《三國演義》,并把尊為聰明與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作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我為他的“隆中對”中那種精辟而透徹的分析而拍案叫絕,為他“舌戰群儒”時的雄辯和激昂而贊嘆不已,也為五丈原那蕭瑟的秋風而感傷、難過。我把他“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見解作為自己人生的格言,把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品格作為自己今后行動的指南。其實仔細想想,孔明身上所具有的許多品質正是當今的我們所缺少的。
十三歲的我,已不再是那個年幼無知,整天嬉鬧的小女娃了;十三歲的我,已不再是那個自以為是,懵懂無知的小姑娘;十三歲的我,心中有自己的興趣、夢想,我會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