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媽媽帶著我到新華書店買了好幾本,說是要讓我“充電”。可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曹文軒叔叔寫的《癡雞》。
這本書可精彩了,讓我一口氣就讀完了。作者首先就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鄉下,告訴我們在那個有著明媚陽光的春天里,總有幾只雞克制不住孵小雞的欲望,因為它們想當媽媽了。有只黑母雞也一樣,它幾乎不吃不喝,早出晚歸的尋找雞蛋,一見到雞蛋,它就會“咯咯”地叫個不停,為了做雞媽媽,好幾次被主人打得遍體鱗傷;為了做雞媽媽,健壯的身體變得骨瘦如柴,本來鮮紅欲滴的雞冠,也失了血色,而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也變得焦枯;為了做雞媽媽,變成了癡子,被其它的雞啄了一地的羽毛,最后黑母雞只剩下一只空殼。但這些并沒有讓它害怕,也沒有改變它做媽媽的決心。經過風吹雨打的磨練,黑母雞終于在一個樹洞里找到了一窩雞蛋,然后蓬松開羽毛,慢慢蹲下去,將蛋攏住,焐在胸脯下面,三十幾天后孵出了一群可愛的小雞。看到這兒我和媽媽感動的都哭了。我們為黑母雞終于做媽媽了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癡雞》這個平凡的故事,讓我深深的感動。盡管,那只是一只雞,但佩服它對孵小雞愛的堅持,也讓感到我們親愛的媽媽平時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這些偉大的母愛,就像是一輪太陽,燦爛無比,照耀著我們成長!
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學也去感受一下曹文軒叔叔書寫的《癡雞》,希望《癡雞》的這種“愛”能傳播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