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小鬧鐘,它是我的好幫手。
它身披一件銀色的“衣服”,圓圓的“身體”下面,伸出了兩條短短的“腿”,腦袋上長出了兩個大“腫包”,可能是因為我經常不小心把它撞倒在地上吧!在“腫包”的中間,有一只大“耳朵”。
瞧!后面的按扭可真不少,整齊地“站”成兩排。第一排的第一個是鬧聲的開關;下面兩個是聲音的選擇,第二個比較小聲,第三個比較響亮。第二排的第一個是調教時間的,第二個和第一個也一樣,不過上面的是調教時針的,下面的那個是調教分針的,最下面的那一個是調教什么時間鬧聲響的。
鬧鐘的背景很有趣。在一個圍欄了,有一只母雞在啄地上的米,頭不停地動著,每動一下,就代表一秒。在母雞旁邊,有三只小雞也在啄米,但是,它們的頭是不動的。
時針、分針和秒針就像三兄弟,日夜不停追趕對方,它們誰也不等誰,也不等人類,是時間老人拉著它們前進的。。勤勞的人,時間會給他留下一串串果實,懶惰的人,時間只會給他留下一頭白發。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讓我們珍惜時間,從這一分鐘,從這一秒鐘起,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