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長的歲月》有感春華秋實,歲月無痕。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書與我一路相隨。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太多的追求,讓我難以忘懷。
在今年的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成長的歲月》的書。這本書中敘述了一個年僅17歲的普通農家女孩——袁敬華。她的家在山東省夏津縣渡口驛鄉,高考后,看到村里的聾啞孩子沒有書念,常常聚集在學校門外,眼巴巴的渴望讀書的眼神。她毅然放棄了學業,留在村里教聾啞孩子學說話。在低矮的草房里,一天天,一年年,家里人的不理解,村里人的冷嘲熱諷都沒有改變她的決心。她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付出許多了艱辛,袁敬華如同那涓涓的泉水,流入孩子們像沙漠一樣的心靈,教會了聾啞孩子說話。越來越多的聾啞孩子來到這里,袁敬華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聾啞孩子,為這些聾啞孩子插上飛翔的翅膀。用她那顆善良純潔的心,改變了聾啞孩子的命運,造就了無數的希望和無限的生機,為我們展現這個世界最真、最美、最善的一面。袁敬華的事跡,就像一縷春風拂過我的心頭,就像春雨滋潤我的心靈。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無私的奉獻,什么是愛。因為無私的奉獻,潤澤了無限的希望,因為懷有一顆愛心,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美麗。我要學習那種無私奉獻愛心的精神,不歧視殘疾的同學,幫助他們。
要好好學習,在不久的將來,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和千千萬萬個像袁敬華一樣充滿愛的人,伸出愛的雙手去溫暖、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世界永遠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