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草船巧借箭這一章,感到心潮澎湃。這一張主要寫了周瑜想殺掉孔明,所以故意刁難,讓孔明十天內(nèi)造出十萬之箭,并且工具也不給齊全,但孔明卻堅持三天就能做完,并立下了軍令狀。后來孔明則向魯肅偷偷接了二十只船、六百名軍士、一些青布、茅草。
到了第三天晚,孔明把二十只船都用繩子連在了一起,船的兩邊插著稻草人,把魯肅叫來,和他去取箭。五更時分,船已接近曹操水寨,此時江上已大霧彌漫,孔明叫士兵把船只調(diào)成頭西尾東,在曹營前一字排開,然后擂鼓吶喊,曹操看江上大霧彌漫,不敢輕易出兵,怕有埋伏,只好讓弓箭手用亂箭射退,萬箭齊發(fā),可幾乎全射在稻草人上。一邊射完,孔明就把船只全調(diào)過來,仍命士兵擂鼓吶喊。
一會功夫,二十只船上就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全速往回開,并叫士兵高喊:“謝丞相箭!謝丞相箭!”曹軍急忙追回,哪里還能追得上?連周瑜都說:“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其實,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要殺他,也料到那一天有霧,所以才要求三天完成。真是神機妙算!不愧是“臥龍”!看來水鏡先生真是為劉備推薦了一位好人才啊!而諸葛亮利用曹軍“怕有埋伏就使亂箭”的心理,借了幾萬之箭,使人人都自愧不如。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什么問題,如果不能用常規(guī)方法解決,就要思考別的方法,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上一篇:環(huán)保,從我做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