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校園敞開的大門,我的目光被寬敞而整潔的一間間教室吸引住了。我的雙腳情不自禁地向一間間教室走去。初進低年級的教室,以為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會不及我們高年級的能力,但推開教室門看見的卻是桌子上擺放著整齊而有序的學習用品,地面上整潔干凈,沒有垃圾,而小朋友的讀書聲音也非常響亮,讓我感到非常敬佩。前往鄰居教室,都與我前面所想的不一樣,我有所驚嘆,因為每一間教室都有自己的亮點。
走過一條走廊,穿過幾根石柱,看到幾間不起眼的小屋,推開其中的一扇門,出現在眼前的是幾張舒適而溫馨的小床,每張床頭都疊放著幾塊四四方方的“豆腐干”,內務整理擺的非常整齊,既“生硬”又舒坦。另一個生動的畫面便是墻上栩栩如生的貼紙,這些貼紙都是純手工制作的,是每個寢室成員辛苦工作的成果。另外墻上還貼著我們室員每天必須完成的規章制度,可謂十分嚴格。
放眼旋轉了校園,目光又回到自己的教室。若是趕上吃午飯的時間,我們大家便不擁不擠地去排隊,排隊過程中,人人都自覺遵守紀律,不用老師和班干部的監督。吃飯時,各個都不言語,因為老師曾經教育我們要“食不言寢不語”。每位同學都會將盛的飯吃完,因為我們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是可恥的,我們堅決不能浪費。教室是學習的地方,而我們的教室更像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園,一起愛護著,每天堅持按時打掃衛生,整理課桌椅。教室的垃圾桶里永遠不會有我們丟的垃圾,因為大家會不約而同的將自己的垃圾帶出校園。
這段時間是“學雷鋒,做好事”的日子,我們學校也涌現出了不少的“活雷鋒”:四年級的王樂怡、鄭苗、高琦祥等幾名同學拾金不昧,撿到東西都上交給班主任,讓失主能夠及時的找回他們的財物。這種精神是很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發揚傳承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雷鋒,也但愿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活雷鋒。
我愛我的校園,愛對我而言如家般溫暖的寢室,更愛跟我一起學習成長的同學和老師。在如此溫馨和諧的校園中學習生活成長,是一件多么愜意舒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