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時,班里競選學習委員,我和張岑是后選人,我們倆人成了對手,經過同學的投票,最后我當選。記得當時的張岑大哭不止。其實我也沒有覺得輕松。學習委員意味著在學習上要拔尖,要當第一。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班里的柴赫楠、胡亦愷、鐘濤羽可都是強大的對手。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我發揮的不錯,得了第一名,而這個學期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胡亦愷、鐘濤羽、柴赫楠都超過了我。有點沮喪,不甘心,要加油,要超過他們。
我的好朋友付崇文有時也是我的對手。當初是因為我經常陪他走那段學琴的路,媽媽就說:陪就陪到底,一起學琴吧。如今,他已經考過了小提琴四級,我才二級,所以他成了我追趕的目標,他也因為我的追趕而堅持學到了現在。我們倆個對手一直互相學習,互相比拼。
其實真正的對手有時就是自己。每天早晨,媽媽叫我起床,我的心里就會很矛盾,一邊“魔鬼”說:“繼續睡吧,多舒服呀”,一邊“天使”在喊:“快起床吧,上學去”;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更是有電視和電腦的誘惑。要想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
這幾天在看亞運會的游泳比賽。印象最深的就是孫楊獲得1500米自由泳冠軍時的喜極而泣,因為他終于戰勝了韓國的樸泰桓,可就在前幾天400米自由游比賽時輸給樸泰桓的孫楊同樣也流淚了,那是傷心的淚。可正是有了強大的對手,才使得比賽變得異常精彩。
有對手,才有競爭,才有挑戰,生活也隨之變得更有意義。
是對手,更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