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春天,在瑞典的一座房子里,一位母親坐在床邊陪著生病躺在床上的女孩。女孩讓媽媽講一個故事。母親不知道該講些什么,小女孩脫口而出:“就講長襪子皮皮的故事吧。”母親思考著答應了。她就按著這個奇怪的名字編了一個奇怪的故事,給女兒講了起來……1944年,小女孩卡琳10歲了,母親把這個故事寫了出來,把手稿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了女兒——于是,偉大的《長襪子皮皮》便誕生了!而這位母親,就是著名的兒童作家林格倫。
皮皮是個讓人見了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人物。她的模樣就很有趣:胡蘿卜色的兩條小辮硬邦邦地豎著,小土豆似的鼻子上布滿了雀斑,大嘴巴裝著整齊潔白的牙齒。又細又長的腿上穿著一雙長襪子,一只棕色,一只黑色。黑色的皮鞋比腳要大上一倍。皮皮力大超人,可以一只手舉起馬匹,能輕而易舉地把鯊魚拋向遠處。馬戲團的大力士對她來說簡直像嬰兒,皮皮一下子就把他打敗了。
皮皮很有個性。首先她非常獨立,一個人住在大房子里,自己照料自己,不受任何人的管束。其次,她特別大方,用自己的金幣(皮皮有一手提箱金幣,都是她在黑人島上做國王的爸爸送給她的)請全鎮的小朋友吃了糖,買了玩具,還每人送了一個陶笛。皮皮也很善良,她對小偷的“訪問”感到滿意,不光邀請他們跳舞,還送給了他們一人一枚金幣。
不過皮皮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她特別愛說大話,是個吹牛大王。比如,她有一次說阿根廷的學校一年只要上11天學,就算不放假時也沒有作業。在阿根廷嚴格禁止做作業,如果有一個阿根廷孩子偷偷摸摸鉆到衣柜里做作業,被他媽媽看到了,他就要吃苦頭了。學生們在學校上課就是吃糖,而老師的工作就是幫大家剝糖紙。這種牛吹得十分夸張,但很有趣,讓人向往。吹牛皮本來是個缺點,可這個缺點卻使皮皮變得更加可愛,因為這種牛皮實在是精彩了。
這本書我特別喜歡,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書之一。其實在一年級時,爸爸已經把這本書講給我聽過一遍了。現在我第二次閱讀這本書,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每當看到有趣的地方,我都忍不住要叫來爸爸媽媽,念給他們聽,他們也跟我一樣開懷大笑,現在我想想還是會笑出聲來呢。我多么希望也有一個像皮皮一樣的朋友,能帶著我去黑人島一起玩耍,杜米和阿妮卡(皮皮的兩位好朋友鄰居)真幸福呀!
《長襪子皮皮》這本書不光我喜歡,在全世界皮皮有著無數的粉絲。關于皮皮的書多次再版,成為瑞典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兒童書。目前這本書被翻譯成86種文字,總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寫到這里,我不禁又要贊嘆:林格倫女士實在是太偉大了!
這真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