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想必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了吧,我也不例外,錯別字經常在我的作業中出現。
老師讓我上網查資料,做成幻燈片,給同學上有關錯別字的課。我接道這個任務,開心極了。我還從來沒給同學上過課,當過老師呢!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當好這個“老師”。
我放學一回家,做完作業便開始做幻燈片了。老師借給我四本有關錯別字的書,我粗粗地翻閱了一遍,便開始找有用的資料。我在《容易混淆的字》這本書中,找到一個成語;甘拜下風。很多人會把這個成語寫成:甘敗下風。這本書中還介紹了錯因:因為甘拜下風一般用在失敗者者身上,人們想當然的認為是“敗”字。其實,甘拜下風的“拜”的意思是: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行禮時下跪,低頭與腰平,兩手至地。后用為行禮的統稱。我一看,想:我也曾經犯過這個錯誤,同學們應該也犯過這個錯誤吧。這個詞很貼近生活,不如就用它吧。接著,我又翻開《容易讀錯的字》這本書,看見“咬文嚼字”這個詞。心想:這個“嚼”應該讀“jiáo”還是“jué”呢?一看注解才知道,“嚼”應讀jiáo,這可是國家規定,如果讀jué,就不符合規定了。我恍然大悟,自言自語道:“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違反國家規定了。”我又找到了《一字毀千軍》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由于信中把人名“沁陽”寫成了“泌陽”,最后打了敗仗。看來些錯別字,后果會很嚴重。經過一晚上的精心準備,我終于做好了!
上課鈴響了,我懷著緊張的心情給同學們上課。當我說道:“甘拜下風”這個成語時,聽見有些人輕輕對同桌說:“我也經常犯這個錯誤呢。”當我讓同學們做“把正確的字帶回家”這個活動時,同學們都積極舉手發言。我開心極了,因為我的課大家都愛上,而且都懂得了寫錯別字會有的后果。
這節課給我的感觸很多。以前總有個壞毛病,看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總是跳過,或認字認半邊,不愛查字典,很懶。因此,考試時的“選拼音打鉤”我經常錯,丟了很多分。我想過很多辦法,可都改不掉不查字典的壞毛病。從課文《一點值萬金》中,我知道了寫錯別字的嚴重后果。
今以后,我再也不是“白字小姐”,我要做一回啄木鳥,把“大樹”中的“錯別字”都消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