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耳熟能詳的歌聲響起,激起的是一代人對過往的回憶,今天,當我再次重溫這部影片時我為那一顆閃閃發光的紅星,為那顆真摯而勇敢的童心,熱血沸騰。
在黑暗的1931年,潘冬子(故事的主人公)的家鄉——柳溪鎮還暫時處在打土豪胡漢三的統治下,就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他的父親是紅軍團長,母親是地下黨員。這年秋天,毛主席領導的紅軍在與國民黨的戰爭中勝利奪取了井岡山,并趕走了在這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胡漢三,使居住在這里的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嚴冬來臨,眾多紅軍領導人因為嫉妒而開始排擠毛主席,使紅軍在與國發黨的第五次圍剿中沒能取得勝利,被逼無耐,只好放棄了毛主席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潘冬子的爸爸在臨走時送給了潘冬子一顆閃閃的紅星。后來潘冬子的母親為了掩護村民的撤退為黨英勇獻身,母親死后潘冬子變得更加堅強。在閃閃的紅星的照耀下,潘冬子極積參加過敵戰斗,他在戰斗中破壞吊橋,切斷了敵人的后路,使敵人繳槍投降;他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把鹽安全地送給游擊隊;他在地主家做事時不忘把情況送給游擊隊,搞沉了敵人的運糧船,破壞了敵人的搜山計劃;他沉著機智地應付了胡漢三的試探和盤問,最終滿懷仇恨地砍死了胡漢三,迎來了戰爭的勝利!
1938年,在江南堅持游擊戰的紅軍奉黨中央命令,準備開赴抗日前線。上級派潘行義來接游擊隊下山,潘冬子終于和父親見面了,他戴著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與父親踏上了新的征途!
看完這部影片我熱血沸騰,被潘冬子的英雄氣概所鼓舞,被紅軍戰士不畏犧牲的精神所感動。我相信,閃閃的紅星會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中,時刻閃爍著光茫。它也呼吁著我們支持共產主義事業,熱愛我們人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