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學回家看到奶奶來了,正在忙著用幾張綠色的葉子裹著米和紅豆。包成一個個三角形樣的小粽子。我覺得很好奇就做在奶奶旁邊看。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包粽子,奶奶說以前忙都沒時間包,現在退休了,有時間了端午節就快要到了,提前包點粽子。我說:"什么時候端午節啊!"奶奶說:“每年的五月初五。”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南京人家家都要吃粽子的。以前家家都是自己包。而且一般都是白米的。現在社會進步了,超市都有的賣,品種還很多有豆沙的。
鮮肉的還有火腿的。。。。。。。在我們小的時候可沒這么發達。所以會包粽子的人也愈來愈少了。于是我又問奶奶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說:“這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個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愿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祖國,就抱石投汩羅江身死。當時的人們舍不得他死去,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讓魚龍蝦蟹吃。
他們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這一天剛好是五月初五,后來為了紀念他,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粽子。”奶奶一邊包一邊繼續說:"我們南京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每家的門頭上還要插艾呢?"那又是為什么啊!”端午節把艾插在門頭可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因為艾的莖和葉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的奇特芳香油有這種功效。”“我們小的時候每個小孩子還會帶一個用紅絲線編的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黃、香藥。傳說可以避邪驅瘟。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小孩帶了。社會進步了,你們知識豐富了。
都不相信迷信了。””近幾年國家把端午節規定為法定假日。年輕人有時間了就多了一次孝順父母的機會。每到這一天子女都會回家看看父母,幫父母買一些禮物,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說著說著奶奶已經把粽子包完了。今天和奶奶聊天真愉快,以前還不知道家鄉的端午節有這么多的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