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是一個熱鬧、溫馨、而又喜氣洋洋的節日,人們都沉浸在幸福、快樂的節日氣氛里。
端午節的來歷可大有來頭,接下來我來講一講,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國破家亡而傷心絕望,抱著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知道這個事情后,人們立刻劃船打撈屈原,而怎么也找不到。之后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兒吃屈原的尸體,把味道鮮美的粽子投進江中,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尸體,去吃粽子。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這一天取名叫“端午節”。
這一天要包粽子,我也和媽媽一起包粽子了,那你知道怎樣該包粽子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去超市把食料買好,回家后把糯米在水里泡一泡,再把花生米和粽葉洗干凈,然后用左手托住粽葉,右手拿著勺子,把糯米、蜜棗、花生、綠豆等食料小心翼翼地放入粽葉中,之后把它包成一個三角形或四角形,再用細線把它緊緊地捆起來,最后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還沒等粽子熟透,它獨有的香味就已經傳遍大街小巷了,我迫不及待的唱了一個,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這一天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帶五色線,傳統的五色線是由紅、黃、白、綠、黑五個顏色組成的,五色線也叫五彩長命縷,傳說:在端午節的最后一個雨天,把五色線減下來扔進雨中,會帶來一年的好運,當然,我奶奶也給我帶了。
家鄉的端午節已經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年的五月初五總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