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每當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我時,這首兒歌回蕩在我的耳畔……
一次,由于我的一時沖動,我沒有去聽從媽媽的安排,而是在頂撞。那天,我傷心極了,去附近的花園出氣。無意中我看到了一幅令人感激的畫片:上面畫的是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媽媽,她白發蒼蒼,頭上的皺紋一層一層。佝僂的身子上背著一大捆柴貨。在凜冽的西北風中只穿著一身單薄的藍布舊衣,那粗大地,粗糙地雙手拄著一根竹棍。腿上遍體鱗傷,在那泥濘的,崎嶇的山路上,穿著一雙單單的草鞋。暴雨打透了她的衣襟,狂風怒吼,將她的身體吹得東倒西歪。就是這樣,她一次又一次的從泥濘中爬起。
看了這幅圖,我的眼睛濕潤了。聽一位阿姨說,這是一位母親,她被自己的孩子無情地拒之門外。但她擔心孩子們沒有自力更生的習慣,于是淪為了拾柴者。沒有人知道她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朝朝暮暮;沒有人知道她那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藍布舊衣穿了多少次;也沒有人知道她的肝癌是惡化,還是康復了;更沒有人知道她這是為了什……
她經歷了多少風吹雨淋的雨春、經歷了多少赤日炎炎的盛夏、經歷了多少凜冽寒冷的金秋、經歷了多少寒風刺骨的寒冬。
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的熱淚奪眶而出:這是一位慈祥的、熱心的、偉大的母親。她雖然遭受孩子們的冷嘲熱諷,但她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自己的孩子。
現在,有多少令人羞恥的年輕人們,將母親拒之門外。你們不是孝子,而是瘋狂的野獸!我國是一個禮貌之邦,尊敬父母本來就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這些人卻把它望了,如果每人都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那么,我國將會重演隋朝的歷史!
想到這兒,我回去了。媽媽笑了,我撲向了媽媽溫暖的懷抱,媽媽笑了。在無比溫暖的懷抱中,我不禁低吟起了那首孟郊的會奎人口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