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奶家吃完飯,和媽媽又經過那繁華又熱鬧的紗帽河小巷。看到小攤上一種不知名的糖,它的香味遠遠的把我勾引住了,“媽媽,要不我們去看看吧!”
攤子前有許多人圍在那兒,我怎么也找不到一個好時機擠進去。終于,堆在攤子前的人們各自買下了他們想要的糖后,漸漸散去,師傅也能休息一會兒了。我趁機上前問道:“師傅,我能采訪您嗎?”(老師布置了采訪藝人的作業)“嗯,好的,你說吧,可以幫我宣傳宣傳啊。”師傅爽快地答應著。我指著架子上的糖問:“這是什么呀?”“這是山城糖畫,是起源于四川的山城。”“那糖畫又是怎樣形成的?”“要先把糖槳煮好,需要用白糖、蜂蜜和水,以前我做糖槳的時候,總是會把糖漿煮焦了。”“那您練了幾年呢?”“從小開始練,已經練了30年了。”“生意好嗎?你還想繼續做下去嗎?”“生意還可以,我想能干幾年,就多干幾年。”“那一個幅糖畫多少錢呀?”“大的10元,小的5元。”“做這個手藝難嗎?有什么竅門?”“不難,只是以勺為筆,以糖稀為墨作畫。”“那你參加過什么活動?”“參加過攔街福、科技館的民俗活動……”“那生活怎么樣?”“四海為家,目前有了固定場所。”“手藝有傳人嗎?”“現在傳人很難找呀,女兒也不想學這門手藝,沒有傳人,這門手藝就會失傳了。”我問了一大堆,師傅有問必答。
采訪結束后,我買了一個馬的糖畫(因為我屬馬),只見他用勺子沾上糖漿在大理石板上揮了幾筆,再小刀壓了壓,最后插上一根竹簽,一匹栩栩如生的馬就畫好了。我舔了舔,真甜呀!我真有點舍不得吃,真不愧是練了30年糖畫手藝的作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