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欲斷魂。全城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老家天等縣,欣賞美麗的鄉村美景,一路踏青一路憂傷。
四月的空氣分外的清新,天空格外晴朗。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這樣的氣氛更讓我們感覺憂傷,同時讓我不禁低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眼望去,我看到整齊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頓時,我憂郁的心情變得一片空白,只聽到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
我們來到了祖宗的墓地,這時的墓地滿是野草,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這個時候的小花面帶笑容迎接著我們,但是我看著白色的小花更加增添我的哀思。那我的祖宗長埋地下是否感覺到我的憂傷和思念呢?人生在世,我們是否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是否感覺到歲月的無情,讓我們在親人離別時候的憂愁。
清明墓志銘,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的生活,讓我體會到了四月的鄉村寄托我的哀思,讓我體會到了人間最親密感情的離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