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了,山那邊的花。睡意倦倦,春水潺潺,載著往事已走遠……——題記復蘇時節,破繭成蝶,蛻變后再看氣象萬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看遍這一山細水長流。今年,山這邊的花開了,開得燦爛,一瞬間的綻放,繁華了整個春天——鳳尾竹·生命的綠色傣家的竹林掩映在古樸的老式吊腳樓中。這綠,靈動浮若。
這綠,在流動,在生長。夜深,麗江古城沉沉的睡了,彌漫的竹筒糯米的香氣也散了,只有這種竹子,還醒著。它在拼命地拔節,拔節的叮咚聲悄悄的、輕輕的,可是細心的人還是能聽見的,聲音里透著他們與生俱來的堅韌。對比高山上的勁竹,鳳尾竹好像較弱了許多,可是,人們還沒有發現它們也是不甘屈服的,它們也有強悍的本色,只不過是在骨子里罷了,它們體現的是一種柔美,就像那翠綠色一般。竹的色彩,綠得挺拔,綠得自強不息。落花·飄零的華麗它們在上一個秋季,落了。
悄無聲息、悄無聲息……落花的色彩是樸實的,是大愛的。它們還在枝頭時,是那樣的華麗,有的蓓蕾初綻,有的亭亭玉立,路人會驚羨它們的美麗,他們驕傲地抬著頭、炫耀——可是,某天清晨金黃的落葉鋪了一地它們從枝頭掉落,一朵芳華逝去它們并不嘆息,因為它們愿意愿意化作一捧春泥,孕育新生的美麗……尾聲待到山花爛漫時,我才起舞翩翩,猶恐落花未償遂人愿。再去看那一幅幅手繪的畫卷,不覺已是色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