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這里,風(fēng)景我就不多說了。
這里的回民因為現(xiàn)在富裕了,每年霜降過后,家家都會宰牛,而且宰牛時必須要挑一個好天氣,如果挑不好了,只能在風(fēng)雨之間宰牛了。宰牛的人會把牛皮撥開,等買牛皮的人來了再賣給他,買牛皮的會把牛皮拉去加工做成了漂亮的牛皮大衣。然后會把牛肚子切開,把牛各部分取下來整理好。等第二天請很多很多的人來吃飯,他們就給客人多做一點肉,如:清燉。清湯。小炒肉……
在第三天時把牛身上的24個干巴完全冷后,就準備腌干巴了。要腌干巴時必須準備十多包鹽和一大個簸箕,把大簸箕放在地上,把要腌的干巴放在里面,按每公斤干巴40克鹽的比例把鹽均勻的灑在干巴上,并用手去揉搓,有縫隙的地方多放鹽。就這樣把一個一個的干巴細致的抹好鹽巴,放腌缸里的時候,肉厚的干巴放在最下面,肉質(zhì)薄的的放上面,并把缸口密封。腌制30-40天干巴就可以出缸了,選擇一個晴天把干巴從缸里拿出來晾曬。這樣具有地方特色的風(fēng)味牛干巴就腌制成了。
尋甸的牛干巴吸引了周邊及遠處的人們前來購買,少的買三四個,多的買10多個。一些做生意的還會開大貨車到這里收購暢銷全國,有的還被加工銷售到國外。
上一篇:我的爸爸
下一篇:馬上就要畢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