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怎么這么臭,這是什么怪物呀!”看著一只被關在鐵籠子里的、正在左右亂竄的小動物,我驚叫道?!笆屈S鼠狼呀?!卑职只卮鸬馈!芭?,就是那大名鼎鼎的給雞拜年不安好心的黃鼠狼嗎?”“那你可不能這么說。”
雖然從古到今,人們一提起黃鼠狼的名字是如雷灌耳、人人皆知,可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留下的都是那鼠眉賊眼的小偷形象。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句話至今還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里。但是現在的科學證明,黃鼠狼是在實在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才迫不得已偷家禽吃。而黃鼠狼發出的臭味,是在自我安危受到威脅時,所施放的一種“煙霧彈”,來保護自己逃身的。其實,黃鼠狼本是一個捕鼠能手,據統計,一只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只老鼠,一旦老鼠被它捉到,幾口就能下肚。如果黃鼠狼找到鼠窩的話,它就能掘開鼠洞,整窩消滅。
以每年每只老鼠吃掉一公斤糧食計算,一只黃鼠狼就可以從鼠口里奪回三四百公斤的糧食。所以,黃鼠狼決不是什么偷雞賊,而是人類的好朋友。那有時候看見黃鼠狼闖進人們的住宅,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黃鼠狼闖進人們的住宅是來捉老鼠的,有時,老鼠跑得比較快,鉆到什么角落躲起來了,所以,人們看見的只是黃鼠狼,沒見老鼠,就誤以為黃鼠狼來偷雞吃了。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呀!是我錯怪它了!這也告訴人們,無論什么事和物,判斷它的好與壞、是與非,都不能被它的一時行為所迷惑,要經過科學探究和判斷,才能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