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我們總是寫一些憂傷的文字,來抒發自己的心情。我不明白,生活中有那么多足以快樂的事,為什么要專挑憂傷的寫呢?如果有人
問我:“你快樂嗎?”這樣的問題,我的回答一定是—我非常快樂。
周末在家讀一本相當有趣的書至深夜,凌晨坐在床上,狠拍大腿直呼“妙文”,霎時有一種身心都接受了洗禮般的感覺,不亦樂乎?同家里人共享晚餐,將桌上的飯菜“一掃而光”,拍著肚子享受著幸福的滋味,不亦樂乎?飯后漫步在小區內,舉目仰望天空,見星光燦爛,再看看四周,燈火輝煌,空氣清新并有些刺面,撲面而來時,頓時感到神清氣爽,精神百倍,不亦樂乎?
小妹考試將至,麻煩我幫她補習一下課程,于是乎,只要有空,便隨叫隨到。與小妹作伴,題海沉浮,見她甚有進步,不亦樂乎?放學回家,見一同學在路旁愁眉苦臉,原來是自行車“擱淺”,恰好為熟知附近地形,知道不遠處有一修車攤,于是“修車不遠,同去同去。”不亦樂乎?
如果自己享受著生活的快樂,是一種“獨樂”,那和別人一起的快樂,便是一種“眾樂”了,問:獨樂與眾樂孰樂?曰:眾樂樂。
這就是我沒事偷著樂的原因,簡單微小,樸素平常,其實,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只有用心去體會,不要要求太高,就會發現快樂就在我們身邊。所以,請不要再愁眉不展,多寫下一些快樂的文字,就像你渴了的時候,喝下一口農夫山泉,先別急著咽下去,細細品嘗,會發現:農夫山泉,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