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會流行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有時流行磁鐵,有時流行書簽。這不,近來流行起了彩棒。當然,我這個站在潮流風口浪尖的人也一定要買幾板來……
這東西還十分便宜,5毛錢4根。每一根外面都有五彩的絨毛,里面則是一根細而軟的鋼絲,可以把它扭、彎、折成不同的形狀。怪不得如此受我班同學的青睞。
看著一根根筆直的彩棒從包裝袋中抽出。在我們的巧手中彎折,變形。變成一個個富有創意的圖案。然后把它們組成在一起,構成一件件極其精美的工藝品,有的還有很強的實用性,比如可以裝筆啊之類的東西。因而更受同學們喜愛……
看到這些工藝品,我頓生感慨。一個個還沒有拆包裝的彩棒,就像一個剛出生嬰兒,什么也沒有。但從此以后,他要進入社會,也如彩棒想著人們來喜歡它。就必須不斷變化自己,變化自己的“形狀”,與時俱進,才能受到其他人的青睞。也正如人,才能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與接納,才會在社會上立足。把自己變成一個有實用性的精美“工藝品”。要知道,人們是不會喜歡一團亂糟糟的彩棒的。原因很簡單,他不“美觀”,也不“實用”。這種在社會上無以立足的閑人,你難倒會接納他?
同時,在我們世界中也有一部分身殘志堅的殘疾人。在彩棒的世界里,也有“殘疾”?!皻埣病本褪侵该撁模蝾伾稽c也不好看,不鮮艷的彩棒。但是,它依然可以物盡其用,甚至可以作一件“藝術品”的主體。因為,每一根彩棒都是有用,它只要能把自己所有的潛能發揮出來,就很不錯了,人也如此。正如一句話所說:“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蘋果,上帝或多或少咬一口,殘疾人是上帝最愛的蘋果,所以大大的咬了一口?!?/p>
想到這里,我覺得手中的彩棒不僅僅只是玩具,更像是人生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