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學前班時,我在安鋪四小,上課時能悄悄話的,教室里某些桌子上刻有一個“早“子,當時我們不知道怎么的一回事,也怕問老師時被罵“這個問題無聊“,所以大家又擦自己的鼻涕了.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里面有沒有住著神仙......“童年啊,這些充滿幼稚的想法,對老師們來說可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了.當我們拿著這些幼稚的問題去問老師時老師們總是哈哈大笑,把我們的問題所覆蓋,而我們則用疑惑的目光望著老師:“老師,您笑什么啊?“
童年時期,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玩的時期.我們看的是漫畫書,玩的是竹蜻蜓.如果老師問我們:“假如爸爸媽媽給你們錢你們會買些什么?“我們肯定不會回答買學習資料.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后,才知道改念的書都沒有念......“童年的我們總是把功課,作業落到明天:哎,先玩一會吧,其余的明天再說.然而,老師們喜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可不是時時都那么幸運的.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我們的童年,就這樣不知不覺,迷迷糊糊中度過的.童年時期的我,總是渴望長大,以為長大了,老師就管不了我啦.
可是我錯了,雖然我知道那個“早“字是這樣的一回事,可我失去了童年,失去了那個“早“字.
今天中午,我去學校特別早,墻上的名人語錄依樣在,卻令我失去了一份親切感.老師沒有幾個講課能講的引人入勝,也是少了一份親切感
一望無際的藍天,幾絲飄云,正在播放童年的故事
懷念那“迷迷糊糊的童年“,懷念那桌子上面的“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