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從報紙上一條消息,說現在土地緊張,幾年后可能沒有墓地賣了,實行海葬。我心里納悶,那清明節去哪掃墓?自古以來不是說入土為安,落葉歸根嗎?我真想不通,于是跟家人展開討論。
我:“政府不會連給死人安身的地方都不給吧!”
奶奶:“這有什么?老家的墓地不是被政府征用了嗎?”
我:“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爸爸:“你知道深圳大學和蓮花山以前都是墓地嗎?”
我:“怎么可能?這么漂亮的地方也是墓地?”
媽媽:“現在人口日益增多,住房相當緊張。而一個死者的墓地往往占地十幾平方米,如果海葬不就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住房嗎?這也是為人類造福。”
我:“沒地方掃墓,那怎表后代的孝心呢?”
媽媽:“一個人的孝心不是用掃墓來衡量,而是死者活著的時候,你對他的關愛。如果他活著的時候你對他不好,等他死后你怎樣做也無濟一事。”
爸爸:“對逝者的懷念,我們可以放在心里。為了節約土地,為后人造福,選擇海葬真好!”
我打開了心結,海葬真的比土葬好,應該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