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翻開舊舊的相簿,上面寫著給最心愛的寶物,里面有我穿幼稚園的制服,還有一張是我媽媽的笑容,突然發現時間變得很倉促,爸爸媽媽變得互相不認輸,我放下相簿,頭靠著窗戶,看著天空視線變模糊......“每當我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我總是想起小時候和伙伴們一起開心玩耍的快樂時光,再看看現在,連上次和朋友出去玩我都不記得是多少年前了。
“六一”節那天,我和朋友在河邊大喊,把心里的煩惱全都喊了出來,后來我們在一起哭,我擦掉眼淚,說:“這是我們最后一個兒童節了,也許畢業后不能再見了,所以我們不要哭!”她點點頭,可還是哭了出來。從那時起,我就好懷念小時候快樂的日子。
我第一次感受到“光陰似箭”是在六年級,那時,我突然發現時間過得好快,其實這也是我不想畢業而引起的,這一個學期我們都是在題海了度過的,為了小考,我們拼了命,早起晚歸,只為了能考一個成績。現在小考結束了,我并沒有感到解脫,反而有一種莫名地悲傷。
考試前一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小時候我和鄰居家的小哥哥一起做花叢中玩耍,我們都笑的好開心,我不記得我什么時候這樣發自內心的笑過了,現在,我最多能在學校開心的笑,因為學校總是給我許多溫暖,雖然那些溫暖只是短暫的,我知足了,這也是我開始討厭回家的原因之一。
我喜歡郭敬明,喜歡他那些悲傷的文字,我總能在他的書里找到安慰,想起過去,我不想忘記過去,那畢竟是我僅有的、唯一快樂的童年記憶了。
“再見了小時候,懵懂的我,現在的夢已經成熟,風在朗誦,下課的鐘,時光靜靜的走鮮嫩的夢已經熟透,夕陽灑落,讓剪影斑駁,舊舊的圍墻外頭,悄悄圍起未來的輪廓......”還是這首歌,還是我那唯一快樂的童年記憶,我只能含淚說:“再見,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