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到過桂林嗎?你欣賞過桂林的奇山異洞嗎?在清澈明麗的漓江上,群峰倒影,俊逸秀美,自古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小小桂林已成為中華錦繡河山的璀璨明珠。
桂林的山在地質上稱為喀斯特地貌,也叫溶巖地形。幾億年前,這曾是一片汪洋,由于幾百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滄海就變成了桑田。海底深厚的石灰質沉積層裸露在空起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炭融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碳酸就像銳力的小牙齒,一點的的啃咬著石灰巖。歲月悠悠,地下形成許多溶洞、暗河。后來溶洞崩塌,洼地擴大地表變得支離破碎。終于形成今天碧蓮玉筍般的世界。
桂林的山,不像西岳的怪石崢嶸,不及太行的蒼茫雄渾,更不比秦嶺的群峰連綿。而是經過大自然鬼斧神功的雕琢,形成了突兀、挺拔,錯落有致、玲瓏踢透的風格,加上山巖綠樹翠蔓,形成了一種濕潤和諧的美。唐代的詩人韓俞曾有一句詩“山如碧玉簪,”便寫出了桂林之山的神韻。
桂林“山山有洞,無洞不奇。”這是由于長年水流沖刷,形成許多溶洞。洞中的碳酸鹽結晶,千奇百怪,精巧別致,被燈光一照便閃爍出瑰麗無比的折光。被稱為“大自然藝術之宮”的蘆笛巖,更是集珍奇之大成。洞中的石鐘乳、石筍、石幔、石柱,千姿百態。有的賽似五彩羅帳,有的宛如千丈瀑布,有的賽似水晶宮殿,有的活像花果仙山,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令人嘆服天工造物之奇特。桂林的山是祖國萬里江山的一大瑰寶,在桂林人民辛勞和智慧的裝點下,桂林的山必定更加美麗,放射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