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北京的最后一天,我們乘坐城際列車到天津來了個“一日游”。
中午,我們去品嘗了當地最有名的小吃——“狗不理”包子。我們剛進這家飯店的門口,仿佛置身于慈禧太后的皇宮里——店里的墻都是紅色的,桌椅都是古香古色的,上面都刻有“狗不理”的字樣。我們坐下剛一會兒,穿著旗袍的服務員就把一籠香噴噴的包子端到了我們面前。哇!好漂亮的包子——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5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像盛開的花朵一般。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哇,好香!據說這包子餡料里加入了特制的排骨湯,難怪口感特別的柔軟,而且鮮香不膩。這時,我問媽媽“‘狗不理’包子有什么來歷嗎?”媽媽告訴了我一個有趣的故事:清朝的時候,河北有一家農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為兒子取名“狗子”。狗子在十四歲的時候在天津擺起了包子攤,他做的包子獨具特色,很多人都來買,由于生意紅火,狗子根本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顧客都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都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
呵呵,這次天津之旅不僅使我飽了口福,還使我增長了見識,收獲可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