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課外書上讀到了藏克家寫的《有些人》,頓感一陣浩然正氣超乎塵埃之外,使人敬仰,魯迅的一生如立明鏡,不僅照出了偉人的崇高靈魂,而且照出了一切不好的人事。
人都有一生,魯迅的一生甘愿“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火燒,”“他活著為了更多人更好的活著,”他死了,多數人們覺得“他還活著”。
歷史上的秦檜卻總想著讓自己流芳百世,許多人“孝敬”他,給自己修了許多寺廟,還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石碑上,但當他快死的時候,人民卻砸了它的廟,摔了他的碑,還讓他跪在岳飛像前,為什么呢?因為他陷害忠良,出賣國家,出賣人民。
秦檜正是詩中所說的“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騎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的那種人,而結果呢,“人民把它摔垮,”名字比尸首爛的更早。
讀罷文章,我在感慨作家鬼斧神工的文學造詣和魯迅那份純真的感情之余,更加明白了國家的富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自身的完善和充實也需要我們不斷學習。
“讀了這本書,我倍受啟發,”作為當代初中生,我們也必須為了這些而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