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贊揚了項羽寧死不茍活的精神,但讀過了《史記》中關于項羽的部分后,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項羽是一個大英雄。項羽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轉瞬的時間就可以殺死敵百個。他用兵很大膽,敢于“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后生,我很佩服他的膽量和勇猛。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狂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一個人人敬佩的大英雄。但有一點項羽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首先,我認為他不愛文化學習,只愛學武功。他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可他沒有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沒有知識就會成為絆腳石。其次,我覺得他不善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于用人。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于他,可他竟不知人善任,使兩個不可以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自己被打的一敗涂地。總算有一個謀士范增為效力,可他連范增的才智也給浪費了。
要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絕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痛失良機,要么中人家的計策,要么用人不當,導致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逝世,使自己徹底失去一位謀士。項羽還是一位不善于總結自己失敗原因的一個大英雄。項羽在臨死之前說:“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找原因,項羽英雄蓋世,卻是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的英雄,到死都不會認識到自身的弱點,知識自欺欺人的把失敗的原因歸之于天。真是太可悲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