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我們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母校。離開了我們呆了幾年的地方、離開了我們的第二個家。回憶我的校園時光,還真是十分的開心。
還記得我們學校操場東邊那棵我們親手栽種小白楊在悄悄地長,校園的花壇里,傲霜的秋菊在爭奇斗艷,金魚池里同學們飼養的小金魚還在歡快地游來游去……它們可知道,我們這些小主人還有幾個月就要離開它們?離開親愛的母校?如果它們知道,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如此的留念與不舍?
母校是最美麗的。雖然學校只是一所村小,但這并不影響她的美,學校四周沒有死氣沉沉的水泥圍墻,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夏天的課間,我們三五成群的,在樹根底下逗昆蟲、撿蠶殼、做游戲,濃密的枝葉遮住炎炎烈日,整個學校仿佛置身在天然的綠色空調中。學校的中間是一個大花壇,花壇的左邊是我們的國旗臺,國旗臺的旁邊是操場,每天我們都在那兒做操、鍛煉。學校最南邊,是同學們每天必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有個金魚池,里面的金魚有的是學校放養的,也有的是同學們從家里帶來的,每逢下課,同學們都會在李主任的指引下,用專門的飼料或者面包屑等喂金魚,看到金魚浮出水面,爭先恐后地吃食,我們往往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一切煩惱也都隨風飄散了……
母校不但“外美”,還很“內秀”。
校園里到處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校園里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瞧,每個教室的設計都可謂匠心獨運,后墻上是同學們自己設計的黑板報,內容豐富多彩,黑板左邊是優秀作業展,黑板右邊是手工園地,繪畫、剪紙、手抄報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四周墻壁、門柱上等地方是學校統一規劃設計但內容不盡相同,有弟子規、三字經、名人名言等,我們六年級選了《論語》等書中的名句,我們每天都可謂“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了。
再見了,我的母校!雖然我現在即將遠去,但是我會一直都記得你。也一直都會以我的母校,你為榮。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學習,不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