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什么書呢?它就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文中講述了很多英雄豪杰,形象生動,讓我記憶深刻,久久不能忘懷。這本書主要講了:漢末,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各地紛紛失守。劉備、關羽、張飛三位英雄在幽州城三結義,四處征兵,起義軍很快被消滅,而此時,各地首領紛紛招兵買馬,稱霸一方,群雄爭戰開始了。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勢力最強,并先后稱帝,這就是所謂的三國時期。這三國之間戰爭頻繁,但最后被晉國所滅,天下才得以統一。
書中人物非常多,作者描寫得非常生動,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就像活在現實中一樣。其中幾個讓我尤為難忘。徐庶,字元直。曾化名單福在劉備手下效力,他足智多謀,曾多次出謀打敗敵軍。后來因為母親被曹軍抓去當人質,被迫離開劉備去許昌,臨走還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由此可見他對劉備還是很忠心的,但是相比較他的孝心更讓人敬佩,百事孝為先,徐庶的孝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諸葛亮,當時的天才人物,在劉備三顧茅廬后投奔劉備。他施展渾身解數和智慧多次出兵奪走了荊州、西川、漢中、、、、、、多次擊敗曹操和孫權幫劉備一舉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死后,他率領軍隊七次北伐,都因劉備兒子多疑干涉后以失敗告終,臨終還不忘劉備的囑托復興漢朝,死在五丈原。
諸葛亮的忠心耿耿和他的超絕謀略更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黃忠,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歡他,他從投奔劉備開始,多次戰勝對手,更是在近七十歲左右的年齡斬了曹軍的重要大將,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在征戰東吳時已經八十有余,別人都不讓他去,他硬是沖在前面當先鋒開路,最后被敵軍毒箭射死,臨死前還念念不忘要上戰場。英雄不分年少,他那么大年齡還做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壯舉,不得不讓我從心底敬佩。想想黃忠,再想想我自己,我雖然也比較努力堅持,但遇到稍微大一點的困難就會想到放棄,黃忠這么大的年齡遇事勇往直前毫不退縮,多么值得我學習。自古亂世出英雄,但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像三國時期出了這么多的英雄豪杰。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分明,個個機智勇敢、各為其主忠心耿耿,他們的人生光彩奪目,讓我過目不忘。我以后要學習他們的英雄氣概,孝敬自己的父母,遇事多用頭腦,做事堅持到底,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