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期間,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后,心情很復雜。
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魯濱遜在一個孤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最后終于經過自己的努力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
我想,如果我也生活在魯賓遜的那個時代,也和他一樣,有著相同的經歷,不知道我會不會和他一樣,能憑著自己的頭腦從哪個經常有野人出沒的地方活著逃出來。不過,我想應該不可能吧,話說回來了,我也不可能生活在那個年代。而且,現在不是舊社會,不會有人再被奴役了。魯濱遜就是想要自由,所以才從主人家逃了出來,從此踏上了漂流的路。
現在我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和舊社會的生活一比,我們過的生活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
從前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有些人甚至還過著吃不好穿不暖的生活,有些小孩子上不了學,就只能給一些大戶人家打工。現在就不同了,我們不僅吃飽了,穿暖了,還吃好了,穿美了。以前人們穿的衣服都有補丁,現在有一點點不干凈就扔了。
我在想如果魯賓遜沒有把星期五救下來他就不能到有野人的地方去跟他們借船,劃回自己生存過的地方。如果他當時沒有清醒的頭腦,為自己建了一個藏身之處的話,恐怕他早就被野人發現給殺掉了。如果他當時沒有從主人家逃出來,可能就不會有這一次經歷了。如果他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可能就不會給別人當奴隸了。
看完這本書后,魯賓遜的樣子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