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喜歡靜的人,閑暇之時,我總喜歡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隨意地畫些什么,一個人獨享那份源于繪畫的歡樂。
媽媽常說兒時的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攥著我的小蠟筆,趴在爸爸高高的寫字臺上寫寫畫畫,畫高樓、畫大海,畫輪船,畫天空,畫草地。畫小羊……每完成一幅“作品”,都會從座椅上蹦下來,跳著叫著,一臉的歡笑,向每一位鄰居展示自己的“作品”。那時的我已經感覺到濃濃的歡樂。
隨著“信手涂鴉”的兒童時代漸漸遠去,小學時的我愈發活潑好動,對什么都躍躍欲試,參加了學校的許多興趣小組,其中自然少不了美術興趣小組。于是,婆婆的我逐漸被告繪畫所帶來的歡樂淹沒了。當我那小小的畫紙第一次出現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時,當我那小小宣紙上頭一回印上了一藤絲瓜片時,我笑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我開始被美術老師所講的每個知識所陶醉:調色、配色、層次感、立體感……我的歡樂不斷地積累、增加……
進了初中,美術老師所講的內容更豐富了,除了繪畫的方法,還有手工制作,還有美術欣賞,我開始認識畢加索,認識凡高·達認識達·芬奇,我那本來就五彩斑斕的夢中開始浮現了蒙娜麗莎的微笑,向日葵的凄美……我越來越喜歡美術了,我沉浸在歡樂中。
升上初三之后,課程緊張了很多,很少有空閑的時間,因此,我格外珍惜每一節美術課盡情地畫著,任筆尖在畫紙上蹦跳著。我要讓我的畫都寫著耀眼的“優”。給是是繁重的課內學習的一個調節劑,它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覺得自己是一只小魚,在歡樂的繪畫海洋里徜徉!
回顧自己學畫的經歷,雖然沒有什么光輝的成績,但卻飽含著。猛然間,我發覺,自己是在用畫筆描繪一個又一個成長的足跡,描繪著無盡的歡樂!
繪畫比照相更能留下歲月的痕跡,更能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