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熱愛小動物。以前我養過一對小雞仔,但因為它們在小區“隨地大小便”,所以不得不把它們送人了。這一直是我童年的遺憾。
寒假時,我回到農村的奶奶家過年。奶奶家的雞好多好多呀,有十來只呢!一到清晨,它們就會陸陸續續地跑出窩,到處覓食。奶奶會早早和好雞食,擺在不遠處的大樹下,讓它們痛快地吃。吃完早餐后雞群就會去外邊散步,找沙石吃。在所有雞中,我最喜歡那只獨一無二的黑母雞,不僅因為它的毛色好,還因為它下的蛋:它的蛋又大又圓又白,像珍珠一樣,可漂亮了!
一天清晨,奶奶叫我放個“介媒蛋”在雞窩里,我就知道黑母雞又要下蛋了。母雞下蛋時窩里必須要有至少一個蛋,這樣雞媽媽就能確認這是自己下蛋的地方,才安心下蛋。這不,我剛把蛋放好,黑母雞就慢悠悠地過來了。我忙跑進屋里。黑母雞在窩邊徘徊著,左瞅瞅,右看看,確認周圍沒動靜后,才跳進雞窩,翹起尾巴坐好,下起蛋來。過了一會兒,我出來澆花,經過窩邊時,黑母雞本能地扇著翅膀跳出雞窩,剛想跑,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回頭看看窩里的“介媒蛋”,停住了腳步。我也停下來,饒有興趣地看著它。黑母雞歪著腦袋,對我吹胡子瞪眼,企圖嚇跑我。我想了想,配合地走開了。
約莫半個小時后,隨著“格格噠”的叫聲,黑母雞唱著凱旋的歌曲得意洋洋的出來了,臉上寫滿了幸福。奶奶臉上也笑開了花:“它在向我們報喜哩!”
我摸了摸雞窩里的兩顆“珍珠”。一個冰涼冰涼,一個卻熱呼呼的。他倆可是黑母雞的心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