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滾滾;一大推磚頭、木板的建筑垃圾;偶爾可以見到幾只麻雀飛過,這就是拆遷工地。
今天,我在城北看到了一個荒涼的拆遷工地。那個地方,地上不是橙黃色的板磚,就是以前用過的馬桶、水池。有時,一兩棵生命力強的水杉會出現在我的眼前,但這在我的眼里,增加了工地的荒涼。一只麻雀飛來過來。本來,它覺得應該可以找到食物的,可只找到了凝固的水泥和沒用的磚頭,麻雀只好無奈地飛走了。
看著這荒涼的工地,和越來越小的菜地,我不禁想:這些農民真是可憐。他們被迫搬離了自己多年來生活的土地。也許搬走后他們可以拿到一大筆錢和舒適的房屋。可是,失去的卻是農民們唯一的財富和精神伴侶——土地。
這難道就是農民的命運嗎?當然不是。還可以做一名“釘子戶”。這些人很值得我們敬佩。他們因為和自己的家感情濃厚,所以不肯搬走,寧可沒有一筆數目巨大的現金,也不向社會勢力低頭,從而牢牢地“釘”在自己的土地之上。可是,這是社會級的較量,這些“釘子戶”,釘地再牢,最后還是會被社會推進的大浪沖走的。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
雖然,拆遷可以緩解金融危機(因為最后還是要老百姓再買回去)也還有其他的好處,可這對拆遷的人民有好處嗎?他們住在高樓大廈里是比平房里威風神氣多了。可人類最需要的是友情。鄰居們都因為無情的防盜窗和冷血的防盜門而不能在一起,可悲啊!
所以,我認為拆遷很“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