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蘭蘭去了一趟鄉下,幾天的時間,她便和鄰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了。每天,那個女孩都會在樓下喊蘭蘭的名字,然后,兩個人一起去后面的小山坡上玩。小小的山坡上,就像一個天然的游樂場。
那時正是春天,山坡上到處開放著不知名的小花。每次從外面回來,蘭蘭的身上頭上便會插滿花朵。在看她的同伴,身上頭上也插滿了花。有的時候,兩個人還會編花環,并戴在頭上和脖子上。看著原本內向的小姑娘居然玩的如次盡興。媽媽正是打心眼里感激這個小姑娘。
媽媽和蘭蘭要走的時候,小姑娘一直牽著蘭蘭的手,走了許久。最后看我們要上車了,她站在車邊喊:“明年春天,你還要來啊,我等著你!”蘭蘭笑著說:“一定,我一定回來找你!”
原以為,這只是之間隨隨便便的話。可是蘭蘭當真了,在那之后,她一天天盼著。夏天。秋天。冬天,沒過一季,她便會說:“我就要去見姐姐了,我好想她啊。”
終于有到了春天,蘭蘭吵著要回鄉下。由于工作原因一時走不開,便說:“人家姐姐只是隨便說說,你就當真。你們小孩子說的話,不能算數的。”蘭蘭低下頭,許久,她哭著說:“媽媽,我要見姐姐,我們說好了,春天來了,就見面了。”可是我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任然沒有當真。
當媽媽接到母親的電話的時候,為之一驚。原來,那個小姑娘每天都要去詢問蘭蘭回來了沒有。她說她摘了好多漂亮的花,等著蘭蘭和他一起編花環。
蘭蘭開始不和媽媽說話了,她似乎用沉默來對抗媽媽。當媽媽準備在度帶蘭蘭會去時,媽媽的母親打電話,說小姑娘全家去了外地,走的那天將自己編的花環留了下來。
媽媽不知如何對蘭蘭說著一切,媽媽只知道,她上了孩子的心。
媽媽不在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事情。孩子往往是一諾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