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玉,但卻沒有玉。上珠寶店,逛文物市場,常常有機會看玉,但從沒有下決心買,一是覺得自己不溫婉,不是戴玉的人。再就是怕丟玉。
我認定自己是個丟不了錢包卻一定會丟玉的人。有一天早上戴一件晃眼看像玉的玻璃小掛件,到了辦公室,一摸,鏈子好端端的,那花生米大的掛件卻沒有了。丟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像賈寶玉,玉丟了,魂也丟了。
我歷來不喜歡大型玉雕。玉這東西,要緊的就是玲瓏,霸著一塊大玉石在上面雕些飛龍游鳳、山水人物什么的,是很粗魯?shù)摹R郧把蓦娪罢胺乓恍蹲鎳鞯亍废盗杏涗浧頁P工藝美術(shù)方面的新成就,常常就是一塊玉雕旋轉(zhuǎn)著給觀眾看。
那時我還小,卻像個老太太一樣覺得可惜了。在我看來,玉就是得像個玩意兒才對。做成鐲子和戒指是很合適的。
合適的人戴上,是低調(diào)的殷實,親切的雅致。做成葫蘆、荷魚、蔬果這類造型的掛件,用絲帶穿了,只要不配閃光面料時裝,怎么樣都不造次。曾在書上看到過兩件玉器的照片,都是清代的傳品。
一件是黃玉荷花葉插,那種厚厚澄澄的黃和荷花含苞的柔和輪廓,像有一種古代的微笑潛在里面。另外一件叫雙獾玉掛件,利用玉石的天然成分,琢成一黑一白兩只相互枕尾而臥的小獾,油潤潤的感覺,是行話說的那種“手澤”珍品。隔著照片我是愛不釋眼。
歷史上那些迷玉的人怕就是被這些小玩意兒給勾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