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等待,在無數次的等待中,有一次等待最讓我印象深刻。
事情發生在我八歲時,暑假里的一天早上,媽媽帶我到新華書店看書,說等下班再來接我。我在書店找到幾本喜歡看的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聽到書店里的工作人員說:“下班了!要買書、看書的下午再來,大家可以回去了。”我這才發覺已經是中午了。
我就從三樓跑到一樓新華書店的門口,我發現媽媽還沒來接我,心想,媽媽可能一會就會來了。可是我左等右等,過了快半小時媽媽也沒來,我不由得焦急起來,我向樓下小賣部的阿姨借了電話,打電話給媽媽,讓她快點來接我。媽媽說她馬上就來,讓我站在書店門口別亂跑。烈日下,我焦急地等待著,豆大的汗珠從我的額頭上落了下來,很快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小賣部的阿姨讓我在店里等,可我怕媽媽會找不到我,堅持站在書店門口。時間一分一鈔地過去了,媽媽的身影還是遲遲未出現,我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嘴里嘰咕著:“媽媽怎么還不來接我呢?”我忽然開始胡思亂想起來,豐富的想像力又開始發揮起無邊無際的威力來: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媽媽是不是出車禍了……想著想著,我不由得害怕起來。我不停的向馬路兩邊望去,睜大眼睛在找媽媽。過了十分鐘左右,猛然間媽媽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里,媽媽終于來了。我腳下像踩著風,飛也似地奔向媽媽,含著眼淚說:“媽媽,你怎么才來呀?都快急死我了”。“對下起,媽媽有事耽擱了”。媽媽抱歉的說。
這一個小時的等待,讓我真真切切的明白了等待是那樣的漫長,那樣的難熬,那樣的使人焦急,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