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媽媽去親賢街王府井超市的地下一層賣場,參加一個叫BreadTalk(面包新語)的兒童免費做面包體驗活動,我順便帶回來好幾個面包,都是免費。到了那里,我們一共七個人先換上衣服、圍裙帶上帽子,參觀了面包柜。這是一個輪船形狀的面包柜,上面的面包和蛋糕就相當于乘客,每天早晨出爐,放進柜臺,晚上把沒銷售完的拿下來,第二天再把新做的擺上去……也就是說,這里的面包都是新鮮的。參觀完這些,我們就去做面包啦!
我們要做三樣產品,一樣是笑臉(看起來像《果寶特攻》中的“西瓜尊”)一樣是獅子臉,一樣是招牌面包——“松松”(肉松裹著的面包,有點像毛毛蟲),現在我來講講他們的制作過程。笑臉:用醒過的面里包定量的陷兒,揉成團,壓扁,但也不要太扁,然后用手指在中間摁一個洞,不要穿透了表皮,然后把一個大拇指甲蓋大的小圓面團填上去,就是一個鼻子,把兩個合起來有小拇指甲蓋大的面團壓的扁一點,貼在鼻子兩邊,就是臉蛋,然后就可以把這個半成品先烤一下了。
稍烤片刻,拿出來,這時半成品大了些,然后就用巧克力在上面畫眼睛和嘴,拿去烤,出爐,成品。獅子臉:用醒過的面里包定量的陷兒,揉成團,壓扁,同樣的,也不要太扁。隨后拿去烤。稍烤片刻,拿出來,畫一個獅子臉,再拿去烤,出爐,成品。松松:先烤一個橢圓面包,然后橫著切,不要切成兩半,讓兩半連著點。隨后,在切開的里面夾上蛋黃醬,合住,再在外面抹上蛋黃醬,再把肉松貼上去,蛋黃醬自己就把它粘住了。這樣就做好了。
辣松和這差不多,只不過貼上的不是原味肉松,而是辣味的。通過今天的體驗,我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當烘培師,而是那些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的人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