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又細又弱的梧桐在風中搖晃著,像一個弱小嬰兒,任由風戲弄著。枝上那少的可憐的樹葉,也被風吹落了,只有五六片剛發出的小芽幸免于難。忽然,“咔嚓”一聲,一根樹枝被風給折斷了。“這可惡的風!”我罵道:心想,這棵瘦弱的梧桐在風的欺凌下,一定活不了了。
過了一個星期后,我又來看它,欣喜地發現,有10來個碧綠的小精靈正坐在棕色的樹枝上休息。那綠色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鮮明,讓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可好景不長,第二天的一場暴雨把那些可愛的小精靈逐各打落在地上,不禁讓我心灰意冷:它一定活不下去了!抱著這種想法,我一個月都沒有去看它。一天下午,我偶然經過那棵梧桐樹,發現它明顯地長高了,也粗了一些;樹枝上掛著很多碧綠的葉子。我吃了一驚,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呀!
這是一棵弱小梧桐的志向,它不怕風的阻撓,將根深深扎進泥土里,吸取著甜美的營養,發生新芽,長出綠油油的樹葉,享受著陽光沐浴,拼命地吸足水分,讓自己長高、長大,即便風吹掉了樹葉也不灰心,重新發出綠葉,不斷地長大,長高。每一次,風兒淘氣地把它的葉子吹掉,都強化了它長成一棵大樹,開花結果的信念。
我們身邊,不也有著這樣堅定信念的人們嗎?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作燈絲,試驗了6000多種耐用的材料,都沒有成功,但他并不氣餒,最后,愛迪生發現日本竹子性能最佳,用這種竹子制成的碳絲作燈絲,可持續工作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效果。你瞧,這棵梧桐桐樹不和愛迪生有著一樣的堅定信念嗎?
這就是一棵樹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