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老來伴,有一天我們也會逐漸丟失握住風(fēng)華正茂的權(quán)利,人生也成了一趟永不回頭的列車,沿途能陪伴我們的人,上上下下,哪怕是在最初等待我們的父母也未必一直相守到終點(diǎn)站,我不知道我的父母在我上這趟車之前是怎樣走過來的,只能從日后的只言片語中拼湊出許多模糊而又曼妙的意象。
他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天真爛漫,有滋有味。之后也便漸漸淡去,愛情是有保質(zhì)期的,原有的新鮮感也隨著責(zé)任感的加重而一點(diǎn)一點(diǎn)的散去,親情濃了,我很喜歡舒婷的《致橡樹》“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簡單地依偎在身旁就已足夠,無須火一般的炙烈,心與心相連這一路便無所謂風(fēng)雨,simply是我想要的浪漫。在之前,讀哪本書都沒有這本書的淚水泛濫,十八歲的年紀(jì),八十一歲的心(雖然我已經(jīng)十九歲了)。
圖片是黑白的,文字是零星的,卻恰到好處的營造了一種濃濃的甚至有些悲傷的氛圍,總是有一種反襯,總是喜圖里帶有一絲不甘與悲涼,總是“看此即彼”想到自己的父母,于是淚水涌上心頭便涌了出來。
兒子的腳印是一條河河的源頭在爹娘的心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