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買了一本《讀者》,其中有一篇小說,讓我讀了感觸頗深。小說很短,比起我們時下風行的網絡小說動輒洋洋灑灑數百萬字來真是滄海一粟了,題目也很普通——《老人魚》,唯一讓人覺得有些醒目的就是其作者——嚴歌苓,一位著名的華人作家。當然,還有那幅插圖,老人干瘦的形體被恰如其分地勾勒了出來。
那一條魚,眼中蘊含著,似乎不是那么簡單的情感。而這魚,又只是魚嗎?小說沒有那些文人墨客熱愛添加的華麗的飾物,也沒有那些正人君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人們詰問號召的慷慨激昂,只有似白水般的文字,靜悄悄地從心中滑過。小說也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沒有偉人般的主人公,主人公很簡單,一個退伍的老兵而已。
小說也只敘述了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尋常到我們人人都近乎經歷過的。但是讀完之后,這篇小說卻讓我深深地內省。通篇作者并沒有一句話抒情,也沒有鏗鏘有力地演講過后的余音繞梁,結尾很簡單,只是告訴人們老人最后只將“穗子”的名字填在了親人一欄中。
這看似隨意的一筆,其中竟蘊含著老人對穗子濃濃的親情,又想到前文交代的事實,老人并不是穗子真正的外公,老人善良樸實的形象立刻豎立在讀者的眼前,此時,前文穗子母親極力拋開老人這個包袱時的丑惡嘴臉,與老人善良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給人深深地沖擊。作者不愧是嚴歌苓,高,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