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描述聯想國際化十年過程中坎坎坷坷,也可把聯想這十年國際化比喻成一次旅行,沿途風景優美,卻偶爾刮點沙塵暴。沙子偶爾會進入眼睛,但只要及時清除,就不會影響沿途欣賞風景的心情以及到到目的地的時間。在拿到此書得時候,說實話,名字以及外觀都沒有吸引我,從最近幾年聯想品牌效應的顯著提升,應該都給每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用家喻戶曉來形容。也正是品牌效應這一因素使我開始探索聯想十年國際化的旅程。
如果從眾多世界科技企業奪眼球的程度來看聯想,可以說聯想不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聯想是一家務實,創新、求上進的企業。如果以收購IBMPC部門為聯想國際化成功與否的分水嶺的話,那把這次收購當成助聯想國際化旅程的助推器一點都不為過,但誰又知道在收購IBMPC部門過程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楊元慶又是如何克服過來的呢?當時董事會抱著與其穩當的經營現有業務而不去嘗試收購IBMpc業務為國際化做充足的準備。如果沒有這次成功的收購,聯想現在的國際化之路想必沒有今天如此成功。
由原來只有國內業務擴展到現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業務。并在擴展的過程中收獲的成功、失敗、悲傷、喜悅等,在張小平老師的筆下羽羽如生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聯想這家企業給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