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又名春梅、紅梅,多在早春1一2月開花,所以也叫臘梅。每當她悄然開放的時候,別的嬌嫩的花兒早已無影無蹤——有的在人們的呵護下躲到溫暖的花室里避寒了,有的因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干脆躲起來“睡大覺了。”
許多詩人、作家都贊美梅花有骨氣,有靈魂。毛澤東贊美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p>
小小的梅花,雖然沒有牡丹那樣艷麗的色彩,也沒有郁金香那樣芬芳的氣息,但是她那堅忍不拔、默默無聞的品質卻比牡丹、郁金香更令人敬佩。
人們常常可以在墻角看到梅花,那粉紅的花朵和嫩綠的枝干,在潔白的積雪襯托下,顯得格外高雅。她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開放呢?是想讓人說她的顏色好看、氣味芬芳嗎?是想讓人贊美她獨樹一幟嗎?No!她是想把春天將要臨近的消息告訴別的花兒,讓他們迎春開放。
每當春天來臨,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時,在那百花叢中,有一朵小小的梅花,正在朝著她們微笑呢!誰也沒能注意到這春天的信使??伤齾s毫不計較,直到她零落成泥碾作塵時,她的香味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