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許許多多的小事,比如媽媽提醒我要多穿衣服,爸爸糾正我的寫字姿勢。。。。。。
很多時候我都認為小事不會造成太大傷害,只要注意重大的事情就行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眼中無小事”、“渾水摸魚”的習慣。
然而上學期發生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對小事的看法。
在風和日麗的中午。雖說風和日麗,但彩虹的后面是烏云。我剛吃完飯,準備去做作業。突然,我被媽媽叫住了,“看看你的碗,你怎么連飯都吃不干凈?”我一見,輕松的說:“哦!我下次再吃干凈!”媽媽見我這副模樣把我訓斥了一通。“你到別人家這樣吃飯怎么能行?”我掉以輕心回了一句:“反正我到別人家又不吃飯!”媽媽這回真的火了,我沒想到媽媽為了這件事而發這么大的脾氣!“從你這個吃飯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你這個人的品德與生活習慣!何況糧食是寶貴的,你這樣浪費糧食!雷公會出來罵你的!快把飯吃干凈!”媽媽認真嚴肅的表情使我不得不吃光碗里的飯。
從此以后我吃飯再也不剩飯剩菜了,這件事情讓我非常慚愧,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以為事情很小就一點也不在乎,一個人對待小事的習慣能深刻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德,一個人必需從小養好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孩子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