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目光掃過《腕留余香》的最后一行字時,不禁嘆了一聲。短短的幾行富有道理的語句,讓我陷入了沉思,人離的很近,心靈卻離的很遠。為什么不能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能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開篇運用設問的修辭,引起讀者的思考!既引人入勝,又引起下文。
太陽依舊照著大地,雨辰和她的友人避開鬧市,在林蔭道上散步,酷熱下走來一位買花婆婆。“小姐,買枝花吧!”聲音中有幾分卑謙,又有幾分央求,雨辰拒絕了,面對老婆婆的兜銷,她粗魯的拒絕了。但她沒有想到,一位年紀六十的老人,還在酷暑中靠辛苦地賣花來維持生活是何等的不易呀!友人打斷了雨辰的粗魯,買下一束花環,戴在雨辰的手上。晚間,當雨辰還沉浸在自己“英明”的選擇中,一陣微風吹過,花環的清香隨著潛入,讓雨辰深吸了一口氣,良久地看著花環,心中升起一絲愧疚。當難以謀生的老婆婆向雨辰伸出她的花束時,雨辰不但沒買下,還投去不屑的目光。賣個花環雖不能增加多少收入,但至少能給她一次小小的幫助。雨辰想到這些,低下了羞怯的頭。
詳細地敘述文章的重要故事情節。
是啊,雨辰認為她不是慈善家,許多人也不是慈善家。沒有普度眾生的能力,可是當有人向我們伸出求助之手時,我們不應該給予幫助嗎?人們離得很近,可心離得很遠。金錢,地位,權利……占據了大部分的思想時,善良就會被人們遺忘了。人與人之間不能互幫互助,那么,即使是緊緊地站在一起,手拉手,心的距離也是遠的。當每個人都互幫互助,即使是在不同城市,不同星球,心也會緊緊相依在一起,使你的靈魂更加充實。
一個“是啊”引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第二句的反問,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烽看法。
雷鋒一生中做過數不完的好事,幫助過無數的人,但他從沒有因助人而失去什么,也隨著雙目緊鎖,反之,他非常的快樂。其實,助人不是件難事,更不是件苦事。我們應“刪去”那不正確的想法,重新“輸入”正確的。敞開你的心扉,一起追尋助人的快樂,快樂的根源。
“刪去”和“輸入”兩個詞語運用新穎而準確!
《腕留余香》一文,喚醒了我心中淡忘的善良,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也想讓更多淡忘善良的人重新記起善良,記起助人時的快樂,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些吧!
照應開頭。